文: 薛曉晶 營養師
有了寶寶之後,總是想給寶寶最好的!!因此,媽媽們各個都是盡了全力想要哺餵母乳,但,當奶量不如預期,或是寶寶總是喝不夠時,到底該如何追奶、增加產量呢?就讓營養師告訴你,如何當個襯職的『乳人』吧!!
頻繁哺育,刺激泌乳由於剛生下來的寶寶還不太會吸吮,建議動手擠奶,以避免脹奶和塞奶造成乳房腫脹,將更不容易含乳;過度脹奶,反而會抑制奶水分泌,讓奶量變少。因此,生產後應盡早開始親餵或擠奶;且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,胃只有高爾夫球大小,因此需要少量多餐地攝取母乳,初期大約2、3小時就要擠奶一次,餵完奶後應再手擠奶一次,徹底排空、左右輪流,等奶量增加後再延長時間,約3、4小時擠一次,奶量漸漸穩定後,親餵的媽咪則建議達到『供需平衡』,勿再頻繁擠奶,避免乳房受傷。
睡眠充足,拒當少奶奶由於「泌乳激素」的分泌水平在晚上相對較高,因此夜間哺乳對於母奶的分泌有著極大的幫助。雖可能因此造成睡眠中斷,但泌乳激素亦可幫助放鬆與入睡,在2007年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發現,晚上仍以母乳哺餵嬰兒的父母,平均睡眠時間比給予配方的嬰兒的父母多40-45分鐘,因此建議媽咪們,早點入睡,晚上調整鬧鐘後(約半夜2~3點),起床擠奶或餵奶後再入睡,就可逐步增加奶量。
心情愉悅,有助噴乳反射許多媽媽在初次哺乳時,不免擔心孩子吃不飽、奶量不夠持續等問題,進而造成精神緊張、焦慮,但壓力卻會造成泌乳量的減少,因此,放鬆心情,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,初期奶量確實不足時,可少量搭配配方奶,等奶量上升後再逐步地將配方奶減少;若擔心寶寶吃不飽,則可評估孩子排泄及成長狀況狀況,例如:每天應有尿布5-8片/天,及體重每個月有最少增加500公克,2.5公分的身長以及1.27公分的頭圍,即表示寶寶有喝到足夠的奶並持續成長著;媽媽們只要放輕鬆、持續哺餵,奶量自然而然會隨著寶寶長大而增加。
營養充足,奶量自然增哺乳期間只需要比平常多500-1000CC的水,而在哺乳期的前半年增加500大卡的攝取,對想哺乳又不想增加體重的媽媽來說就已經足夠。
表1.哺乳媽媽的營養需求類別 | 增加的份量 | 熱量 |
雜糧根莖類 | 1碗飯 | 280大卡 |
蔬菜類 | 0.5碗菜 | 25大卡 |
水果類 | 1份水果 | 60大卡 |
豆魚蛋肉類 | 1.5份 | 112大卡 |
油脂堅果類 | 1茶匙油 | 45大卡 |
表2.常見發奶食物分類 | 常見食物 | 注意事項 |
豆魚蛋肉類 | 魚湯、蝦湯、螃蟹 | 可少量開始攝取,注意寶寶是否有過狀況,可當作過敏食物測試 |
豆漿、黑豆水 | 優質蛋白質來源,應選擇低糖配方 |
雞精 | 分子小好吸收,但尿酸容易上升 |
奶類 | 鮮奶茶、優酪乳 | 注意糖份添加 |
水果類 | 青木瓜、桂圓、紅棗 | 注意糖份攝取 |
雜糧根莖類 | 甜酒釀、紅豆湯、山藥 | 有妊娠糖尿患者應注意攝取份量 |
油脂類 | 芝麻糊、猪腳花生、麻油雞、芝麻湯圓、牛奶花生湯 | 油脂含量高,攝取多時容易塞奶 |
藥草類 | 黑麥汁、王不留行、通草、葫蘆巴、玉米鬚茶、茴香、萵苣子、奶薊、聖薊 | 注意有效劑量 |